流派印


篆刻一藝,相傳由元代王冕以花乳石治印開始,而篆藝經過數百年發展,亦成為繼詩書畫以後最後一門文人的藝術。

這次展覽的流派印囊括了清代到當代不同的流派,有浙派的王福庵、江湄、錢君匋等;亦有粵派的羅叔重、張祥凝、陳秉昌、陳語山、何繼賢等;這些名家橫跨清代到當代,切刀、沖刀各擅疆場,百花齊放。他們的印風雖然多變,但都有一個共通點——恪守「印宗秦漢」的法規,這些名家莫不是由秦漢印入手,從裡面吸取養分,然後生出自己的面貌。從這些流派印裡面可看到秦漢印的影子,所以大家在看展覽的時候不應孤立地看,而應該把秦漢印與流派印串聯起來,體悟前人對秦漢印的吸收與演化。

比如王福庵的「叔敬」印就是師法秦印裡面的姓名印,「但求似我」就是從漢白文印而來,「伯韡」就是從漢印裡面的龍虎姓名印而來。「王時敏印」除了是從漢白文印而來,背後更有一個故事。明代汪關曾仿漢印風刻了一枚「王時敏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時候錢君匋曾仿刻此印,形神俱備,後來該印輾轉流落香江,由松蔭軒主人所得,該印尚有一通信函以證由來,錢君匋先生後來南下香江,更向松蔭軒主人證實該印為自己仿汪關之作。

潘耒云「摹印雖曰一藝,必博綜篆籀,貫穿分隸、佈置停勻,行筆勁健,使古雅秀潤之氣鬱鬱芊芊見於方幅之外,然後為佳。」即是以上流派印最好的註腳。

張錦發(復旦大學古籍所碩士,師事松蔭軒林章松先生)


Qing and Modern Schools


This exhibition includes different schools of seals from Qing Dynasty to modern times. There are the Zhejiang School and the Guangdong School. While masters in these schools demonstrate versatile characteristics and artistic craftsmanship, they share one commonality: they all ground their styles on the Qin-Han tradition.


訪客留言
Message from Visitors

請按圖片留言
Please click on individual image to leave comments
叔敬
百花低首
一無成百無成
但求似我
但求似我
韶石
韶石長年
文瑛[英]
王昶之印, 佛夀
末技游食之民
馬笑如
文鳳集崔敬翁碑字, 師翁再傳女弟子
三十六石齋
花月正春風
知我者誰
何繼賢丁卯六十
基督教老人
故園從此無花
三台山人牛子陳池秀所作書畫之印記
笑如之畫
蘭野沈涵
伯韡
茶博士
鐵雝缶城柳肇益鳳壽
陳靜芳
周端儀
大富貴亦壽考
人居茲癖避鄰塵, 焚香獨坐消遣世慮
清心就是道, 寡欲便成丹.此生竟出古人下, 有志尚如年少時.
安心是藥更無方
讀書貧裹樂, 搜句靜中忙
老去漸知為客味
以無所思心得大自在力
獨立蒼茫自咏詩
書味夜燈知
閑中覓伴書為上
自娛
千岩竟秀, 萬壑爭流
一生勤苦書千卷, 萬事消磨酒十分
王時敏印